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备考  > 考研政治

2016考研政治党的重要会议之三大

时间:2015-07-13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政治

众所周知,党的会议历来都是考研政治的重中之重,而把握重要的党的会议的背景,会议内容以及历史意义,则是考研政治考查的重点。

中共三大在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提及的很少,只在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的条件中提到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但是,中共三大在党的历史上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问题。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认识,也是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的。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一直在进行着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革命斗争。党的一大通过的决议认为,中国共产党应采取独立的政策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联系。党的一大后,共产国际认为,国民党是一个多阶级联盟的革命政党,有着广泛的政治基础,共产党应与其联合,共同进行斗争。并为此向国共两党提出了联合的建议。而孙中山由于多次革命未果,也表示,愿意联合共产党,但由于国民党是一个大党,共产党员必须加入国民党,实行党内联合。但此时共产党内的大多数同志则反对加入国民党。党的二大作出了关于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但中国共产党主张的“党外联合”,没能得到孙中山的同意。为了推动国共合作,共产党于1922年又召开特别会议,专门讨论与国民党合作的方式问题。会议虽然决定在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条件下,中共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但大多数同志对这种作法仍存疑虑,因此国共合作问题实际上没有解决。1923年1月,共产国际作出《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对实行党内合作的形式进一步作了肯定。特别是1923年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从实践中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为了妥善解决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共产党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党的三大所确定的建立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为第一次大革命作了准备。从考查角度来讲,三大主要会命制关于第一次国共合作形式的选择题,以和第二次国共合作加以区别,这是准备考研的考生尤其要注意的。

推荐阅读:

2016考研政治史纲各章重点汇总

更多考研精华资料、实时资讯、经验分享请加2016考研交流QQ群:,也可关注官方微信号: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