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备考  > 考研政治

抓早抓小,有病马上治——惩治腐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时间:2015-07-13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政治

语言这东西,有种神奇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他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常用打比方、讲故事的方式阐述深刻的道理,用大白话、大实话等俗文俚语来释疑解惑,用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元素来提纲挈领、纵横捭阖。总之,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平实中蕴含着大智慧,更有一种透彻、直指人心的力量。

比如“打‘老虎’、拍‘苍蝇’”、“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既形象又深刻,引来百姓一阵叫好。“打铁还需自身硬”、“有话要放到桌面上来讲”,简洁到位,生动有力!习近平总书记还经常引用一些古典诗词来阐述他的治国理念,如“治大国如烹小鲜”、“尚贤者,政之本也”。他用“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来描述亚太共同的发展未来,用“虚谈废务”来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抓早抓小,有病马上治——惩治腐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反腐败高压态势必须继续保持,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不能养痈遗患。

——2014年1月14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

在中国老百姓的语汇里,“抓早抓小,有病马上治”是常见的。比如,中国的父母讲到孩子教育问题时,总是强调要“抓早抓小”,打好基础;医生在做科普讲座时也会强调“有病马上治”,不要小病拖延成大病,贻误治疗时机。“养痈遗患”则是一个成语典故,原意为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寓意对坏人、坏事的姑息纵容,会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

习近平借用“抓早抓小,有病马上治”、“不能养痈遗患”这样的形象话语和成语典故,旨在说明在反腐败这一重大政治任务上,必须提前介入,尽早干预,把工作做在前面,防微杜渐,把腐败扼杀在萌芽状态。

古人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意思是说,千里长的大堤往往因为小小的蚂蚁洞穴而崩溃。腐败问题也是这个道理。腐败行为的发生也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都是从小腐败慢慢演变为大腐败的。就其中多数人而言,在发生问题之初,倘若有人给以提醒警告,就不会“一条胡同走到黑”。在腐败分子的蜕变过程中,他们的理想信念之堤是一步步、一点点被击破的。就此而言,在反腐倡廉这一重大任务上,“抓早抓小”就很重要了。及早打牢理想信念之堤,及早修补受损堤坝上的“痈”,及早解决小问题、小毛病,就能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恶化和蔓延。

“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不能养痈遗患”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反腐倡廉工作上惩防并举的新思想,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反腐倡廉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一方面,对于腐败分子当然是要“零容忍”,触犯法律必须受到严厉的制裁,“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让腐败分子声名扫地,付出沉重代价。这一点是坚定不移的。另一方面,还要建立有效的预防腐败的机制,关口前移,积极预防,惩防并举。这一点同样重要。

“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需要有制度的保障。一方面,要加强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堵塞制度漏洞,强化依法行政、依制度办事,不给腐败分子以可乘之机;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对权力尤其是领导干部权力的监督。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权力如果得不到监督,法规制度就等于一纸空文,必然带来腐败的产生和蔓延。同时,还要加强对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廉洁教育,促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起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和政绩观,提高自我修养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自律意识,夯实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古语,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一定要牢牢记住!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