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备考  > 考研政治

2016考研政治马原主观题中的常用原理之唯物辩证法

时间:2015-04-15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政治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技巧掌握得再娴熟,没有实实在在的知识打底,想得高分也只是痴人说梦,所以,再大概地讲解了马原主观题的评分点和答题攻略以后,我们再把其中的常用原理做以概括性表述。

1.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2.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及人和自然关系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始终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纳入了社会过程的物质交换关系,是具有社会性的物质交换关系。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便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永恒主题。如果人类不保持自身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那就会危及自身的生存发展。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

3.认识并尊重客观规律

规律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及其指导下的实践却要受规律的支配。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又不是完全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人们在实践中可以认识或发现规律,并利用这种合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达到改造世界、为人类谋利的目的。人类还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4.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具有能动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考研的过程也犹如一个人驾着小船跨越茫茫的大海,需要经过实力加毅力的双重考验才能修成正果,祝大家能掌控自己命运的小船,在人生的航向上越走越远。

5.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人的需要、利益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所以我们要把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6.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客观性。坚持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型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就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如实地看做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既要了解它们的过去、观察它们的现在,又要预见它们的未来。

更多考研精华资料、实时资讯、经验分享请加2016考研交流QQ群:,也可关注官方微信号: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