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备考  > 考研数学

数学考场答题技巧,遇到难题怎么办?

时间:2020-03-09     作者: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数学
 摘要:马上就要开始数学的研究生考试科目了,就问你们慌不慌?遇到事情不要慌张,遇到难题和没见过的题也不要崩了心态,今天来分享一篇考场上遇到数学难题时的答题技巧给你们,赶紧来康康!

  ►一、选择题

  对于选择题来说,大家还是有很多方法可选的,常用的方法有:代入法、排除法、图示法、逆推法、演算法等。

  代入法:也就是说将备选的一个答案用具体的数字代入,如果与假设条件或众所周知的事实发生矛盾则予以否定。

  排除法:排除了三个,第四个就是正确的答案,这种方法适用于题干中给出的函数是抽象函的情况。

  图示法:它适用于题干中给出的函数具有某种特性,例如奇偶性、周期性或者给出的事件是两个事件的情形,用图示法做就显得格外简单。

  逆推法:所谓逆推法就是假定被选的四个答案中某一个正确,然后做反推,如果得到的结果与题设条件或尽人皆知的正确结果矛盾,则否定这个备选答案。

  演算法:它适用于题干中给出的条件是解析式子。

  如果考试的时候大家发现这些方法都不奏效的话,大家还可以选择猜测法,也就是俗称的“瞎蒙”,这样至少你还有四分之一的正确率呢。

  ►二、填空题

  填空题的答案是唯一的,做题的时候给出最后的结果就行,不需要推导过程,同样也是答对得满分,答错或者不答得0分,不会倒扣分。这一部分的题目一般是需要一定技巧的计算,但不会有太复杂的计算题。计算的时候一定要将想的过程写下来,防止出错。你要是实在算不出来,就填一个计算过程中的数字吧,又或者是平时时常会出现在填空题的数字。

  ►三、解答题

  解答题的分值占比较多,类型也较复杂,所以考试在做解答题是尽量用与《考试大纲》中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相一致的解题方法和证明方法,每一步的表述要清楚,每题的分值与完成该题所花费的时间以及考核目标是有关系的。

  解答题属主观题,其答案有时并不唯一,要猜测出题人的考核意图(当然,他不是要你死的),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该题。

  ►四、主观题

  1、分段得分

  对于同一道题目,有的人理解得深,有的人理解得浅,有的人解决得多,有的人解决得少。为了区分这种情况,阅卷评分办法是懂多少知识就给多少分。这种方法我们叫它“分段评分”,或者“踩点给分”——踩上知识点就得分,踩得多就多得分。

  鉴于这一情况,考试中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采用“分段得分”的策略实为一种高招儿。“分段得分”的基本精神是,会做的题目力求不失分,部分理解的题目力争多得分。

  2、缺步解答

  如果遇到一个很困难的问题,确实啃不动,一个聪明的解题策略是,将它们分解为一系列的步骤,或者是一个个小问题,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尚未成功不等于失败。

  3、跳步答题

  解题过程卡在某一过渡环节上是常见的。这时,我们可以先承认中间结论,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结论。如果不能,说明这个途径不对,立即改变方向;如果能得出预期结论,就回过头来,集中力量攻克这一“卡壳处”。

  4、退步解答

  如果你不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那么,你可以从一般退到特殊,从较强的结论退到较弱的结论。总之,退到一个你能够解决的问题。为了不产生“以偏概全”的误解,应开门见山写上“本题分几种情况”。这样,还会为寻找正确的、一般性的解法提供有意义的启发。

  5、辅助解答

  这个我们举例来说明,如:准确作图,把题目中的条件翻译成数学表达式,设应用题的未知数等。书写也是辅助解答。“书写要工整、卷面能得分”是说第一印象好会在阅卷老师的心理上产生光环效应:书写认真—学习认真—成绩优良—给分偏高。

  ►五、证明题

  技巧一:掌握基本原理

  结合几何意义记住零点存在定理、中值定理、泰勒公式、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等基本原理,包括条件及结论。了解基本原理是证明的基础,对定理理解的深入程度不同会导致不同的推理能力。

  技巧二:借助几何意义寻求证明思路

  一个证明题,大多时候是能用其几何意义来正确解释的,当然最为基础的是要正确理解题目文字的含义。

  总之,在进行数学考试期间,一旦遇到难题,千万不能和它“死磕到底”,这样对你是不利的,你可以先跳过让你觉得困难的题目,先去做后面的,等你将会做的写完了,再回头处理之前的难题。其次,像证明题一类需要书写过程的题目,如果在某一个过程中卡住,不要纠结,跳过去,等你觉得有思路了赶紧回来补完它。毕竟,思路和灵感这东西,不是马上就能涌现的。
在线报名
上传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