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备考  > 考研数学

2016考研数学同学们要克服哪些误区

时间:2015-04-15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数学

考研资源网提醒:2016考研考生首轮数学复习的关键,用八个字概括:打好基础突出重点。 
第一,结合本科教材和前一年的大纲,先吃透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定理。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演绎科学,只有对基本概念深入理解,对基本定理和公式牢牢记住,才能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对近几年数学答卷的分析表明,考生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基本概念、定理记不全、记不牢,理解不准确,基本解题方法掌握不好。


第二,要大量练习,充分利用历年试题,重视总结归纳解题思路、套路和经验。数学考试不需背诵,也不要自由发挥,全部任务就是解题,而基本概念、公式、结论等也只有在反复练习中才会真正理解与巩固。做题时特别要强调分析研究题目和解题思路。数学试题千变万化,其知识结构却基本相同,题型也相对固定,往往存在明显的解题套路,熟练掌握后既能提高正确率,又能提高解题速度。

第三,要初步进行综合性试题和应用题训练。数学考试会出现一些应用到多个知识点的综合性试题和应用型试题。这类试题一般比较灵活,难度也要大一些。在数学首轮复习期间,可以不将它们作为强化重点,但也应逐步进行一些训练,积累解题思路,同时这也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吸收,彻底弄清楚有关知识的纵向与横向联系,转化为自己真正掌握的东西。

以下为在考研数学复习中常见的六大误区,同学们要克服。

误区一:基础不牢攻难题

考研数学大部分是基础题和中档题,难题、偏题只占20%左右。一些学生喜欢做难题,忽略基本知识点,往往因小失大。在基础不牢的情况下,做难题得不偿失。一定要从根据自身的情况,从实际出发,打牢基础,透彻理解,这样遇到问题时才能迎刃而解。

误区二:忽略基本概念、公式和定理

许多学生不记概念、公式和定理,做题时翻书查阅,长此以往,所获较少。数学逻辑性较强,概念、公式和定理之间联系紧密。在平时复习的过程中,在理解的基础上,试着记忆,不要一味地靠翻教材解决问题。如果因为这些基本知识点掌握不牢丢分,实在不划算。

误区三:自主性差、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一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极差,报了辅导班之后,就仅仅去听听课,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巩固。下次遇到老师讲过的题目,依旧无从下手。学习太被动,平时又不多思考,注定取得不了好成绩。考研是自己选择的道路,需要全身心地投入,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策略,不断攻克难题。

误区四:单纯模仿,不重理解

一些学生由于复习时间紧或复习得不充分,于是就投机取巧。单纯地去模仿现有的方法和技巧,题目稍有变化,偏束手无策。其实,方法和技巧是建立在对基本知识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的,有其使用的前提和适用范围。一味地模仿事倍功半,不可取。复习时必须脚踏实地,清楚每种方法和技巧的来龙去脉,形成自己的一套做题理论。

误区五:光看题、不动手练习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容不得半点纰漏,在还未构建起整体的知识框架前,一带而过地复习,往往把握不到重、难点。只有勤加练习,规范答题步骤,才能提高解题和运算的熟练程度。三个小时的考试,本身就是对计算能力和做题速度的考查,而且阅卷都是按步给分,怎么在考场上分分必争,都要通过自己不断摸索。

误区六:一味追求题海战术

数学离不开做题,但从不意味着搞题海战术。数学要求通过做题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过程中,做题可以使思路开阔,加深对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通过做题,不断归纳与总结,也要灵活多变,做到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这样才能沉着应战,稳操胜券。

更多考研精华资料、实时资讯、经验分享请加2016考研交流QQ群:,也可关注官方微信号:

相关推荐

·考研分享:学霸的寒假英语复习规划

·2015考研复试与调剂的制胜秘诀

·考研分享:2016考研报考录取线与复试线的学问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