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备考  > 考研大纲

北京农学院2022年(345)林业基础知识综合初试科目考试大纲

时间:2022-06-27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大纲

2022年初试科目(345)林业基础知识综合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林业基础知识综合》(包括植物学和园林生态学)是报考林学专业硕士的考试科目之一。为了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提高复习效率,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北京农学院林业方向的专业硕士研究生考试。

二、考试时间和方式

1.考试方式:笔试,植物学75分,园林生态学75分,总分150分。

2.考试时间:3小时

第一部分:植物学

一、考试内容

植物学是一门以植物形态解剖和系统分类为主要内容的基础学科。本课程所研究的内容与农业生产、林业生产、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维持、国民经济发展等都直接相关。考生应全面系统地了解植物学包含的范围及有关基本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卷面结构

1.课程组成:植物形态解剖学部分占70%;植物系统学部分占30%。

2.内容组成: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等方面的内容占75%;应用理论和方法联系实际问题和综合知识应用题等方面的内容占25%。

3.考试题型:名词解释(10%);填空题(20%);选择题(15%);判断题(15%);填图题(10%);简答题(20%);论述题(10%)。

三、大纲内容

绪论

要求:掌握植物的基本特征和植物界的划分;理解植物的多样性及在自然界的作用;了解植物科学发展简史;明确学习植物学的科学方法等。

第一章 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要求:掌握组成植物体基本单位——细胞的显微及亚显微结构,明确各结构的主要生理功能;掌握细胞有丝分裂的全部过程;掌握植物六大组织的细胞形态特征、在植物体中的分布、主要生理功能。理解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了解复合组织和组织系统、细胞的程序性死亡等学科研究新热点。

第二章 根系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要求:掌握根的主要功能和根系的类型;掌握根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理解根形态结构和其生理功能相适宜;了解侧根的发生过程及根瘤和菌根的形成、作用;了解影响根系的分布的因素。

第三章 茎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对芽进行分类;了解定芽和不定芽的分化过程;掌握枝外部形态的许多术语和枝分枝方式。掌握茎的生理功能;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禾本科植物茎的特点。

第四章 叶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要求:掌握叶的生理功能及叶形态方面的一些术语;了解叶的发育过程;掌握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叶的解剖结构;理解叶对生态因子,尤其是光照和水分的特殊适应性;了解叶的生态类型及衰老与脱落过程。

第五章 裸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要求:了解裸子植物根、茎、叶结构中细胞、组织的特殊性;了解其次生结构的产生过程。

第六章 营养器官的变态

要求:理解营养器官变态的概念;掌握根、茎、叶的变态类型;了解同功器官和同源器官的概念。

第七章 花的形态结构与发育

要求:掌握花的概念和组成;熟悉花部的一些形态术语;了解花芽分化的过程。了解雄蕊的发育过程;掌握幼嫩花药和成熟花药的结构;掌握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成熟花粉粒的形成;掌握雌蕊的发育和结构、胚珠的发育、成熟胚囊的发育和卵细胞的形成;了解开花和传粉的过程;掌握被子植物的双受精的过程和意义。

第八章 种子与果实的的形态结构与发育

要求:了解种子的形成和种子的基本类型;了解果实的形成和果实的基本类型;掌握胚和胚乳的发育和结构;了解无融合生殖与多胚现象;了解果实和种子的传播途径以及幼苗的类型;理解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第九章 植物分类基础知识

要求:了解植物分类的方法;明确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和命名法;掌握植物的鉴定方法。

第十章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与进化

要求:一般了解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和地衣植物等孢子植物;理解植物进化的一般规律;掌握高等植物各类群的生活史。

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的分科概述

要求:理解和掌握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术语;掌握双子叶植物纲常见的木兰科、毛茛科、石竹科、锦葵科、葫芦科、杨柳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伞形科、茄科、旋花科、唇形科、木樨科、菊科等主要识别要点;掌握单子叶植物纲常见的禾本科、莎草科、百合科、兰科等主要识别要点。了解以真花学说和假花学说为依据的传统的植物分类系统。

第二部分:园林生态学

一、考试内容

考生应全面掌握园林生态学中光、温度、水、气、土壤等生态因子对园林植物的作用、园林植物的生态适应性以及对城市环境的改善作用;掌握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掌握生态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及其在园林生产实践中应用。

二、卷面结构

1.内容组成:概念、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等占75%;生态学基础知识和理论的综合应用占25%。

2.考试题型:名词解释(15分)、填空题(10分)、简答题(30分)、综合性问答题(20分)。

绪论

掌握生态学、园林生态学的概念;掌握生态学的发展历史、园林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了解国内外著名生态学家的生平履历和其对生态学发展的贡献。

第一章 城市环境与生态因子

掌握环境、生态因子、生境、环境容量、主导因子、最小因子定律、耐受性定律、限制因子、生态型等概念;掌握城市环境特定,并能够综合分析城市环境特征;理解生态因子的分类,掌握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生态因子作用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 光与园林植物

掌握光合有效辐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阳性植物、阴性植物、中性植物、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等概念;掌握城市光环境特点;掌握光照强度光质的生态作用、园林植物对光强的适应、日照长度与光周期现象。

第三章 温度与园林植物

掌握城市热岛效应、物候现象、积温等概念;掌握城市温度环境、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掌握温度对园林植物的生态作用、园林植物对温度的适应、园林植物对气温的调节作用。

第四章 水分与园林植物

掌握避旱性、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等概念;掌握降水分布规律、城市水环境特点、水对园林植物的生态作用、植物对水环境的适应、及园林植物对城市水环境的调节作用。

第五章 大气与园林植物

掌握大气污染、植物监测等概念;掌握城市大气环境、大气污染及对植物的危害,园林植物对环境的监测作用和净化作用、风对园林植物的生态作用、营建防风林带的考虑因素等。

第六章 土壤与园林植物的生态关系

掌握萎蔫系数、酸性植物、中性植物、碱性植物、盐碱土等概念;掌握土壤的基本理化特性和生物特性及对植物的生态作用、城市土壤的特点;掌握盐碱土对园林植物的危害及园林植物的适应、盐碱土的利用与改良。

第七章 植物种群生态

掌握植物种群、种群密度、种群性比、生态对策、生命表、生活史、密度效应、竞争、生态位、化感作用等概念;掌握植物种群的基本特征、种群的指数增长模型和逻辑斯谛增长模型、种群生态对策的物种形成的方式r-对策和K-对策的主要特征,r-K选择理论在园林生产实践中的指导意义;掌握植物种内与种间关系、生态位原理及园林应用、化感作用的生态意义及园林应用。

第八章 植物群落结构

掌握植物群落、最小面积、优势种、建群种、伴生种、多度、盖度、显著度、频度、生物多样性、生活型、层片、季相等概念;掌握植物群落基本特征、种类组成分析及园林应用;掌握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层次、物种多样性的测度、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掌握影响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因素。掌握植物群落结构基础知识和原理在园林建设中的应用。

第九章 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

掌握群落演替、原生演替、次生演替等概念;掌握群落动态类型;掌握群落演替的类型、群落演替的过程、群落演替原因、群落演替顶极学说含义、水生演替系列及以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系列、城市植被的变化;掌握植物群落演替原理在植被恢复建设中的应用。

第十章 植物群落类型与分布

掌握自然植被的群落类型、中国植物群落分类原则;掌握城市植被分类;掌握中国植被分布规律与植被区划,影响我国陆地植物群落分布的三向地带性。

第十一章 生态系统基础

掌握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生态金字塔、物质循环、温室效应、生态平衡等概念;掌握必备基本条件、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生态平衡的基本知识与原理;掌握生态系统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在园林建设中的应用。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