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备考  > 考研大纲

学姐学长跨专业、零基础考研复习那些事儿

时间:2018-05-03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大纲

有很多同学们选择了跨专业考研,这样就面临零基础复习的困难。零基础没关系,早开始就好了。有很多同学可能觉得因为自己是跨专业或者零基础,不知道怎么开始复习,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里找到了我们的成功考研学长学姐的复习经验分享给大家,还没有复习计划的你们赶紧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啊!

比如这位同学:

“指染”——经济学考研

一、寒假前高鸿业两本看完

1、每章如此:教材→教材精讲视频→课后题(先独立做再对比答案,若课后题太多不会做需要返回看课本,不能只是为了赶进度)→简单梳理章节结构,看看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是否掌握每小点

①课后题简答题也要看一看(所有的答案以老师的为准)

②重视脚注中的数学推导

③结束语选择性看,出过真题(总结部分看)

④不需做笔记本,但一定要有印象

⑤概念达到能用自己的话说清

⑥只能靠理解不能死背

2、1月中旬 预习讲义

3、2月 基础讲义→听基础课→做作业

二、看图部分

1、1月 学会看图,自己看图后再画画,要动手。横纵坐标是互相影响的,不是自变量因变量的简单关系,也没有箭头

2、2月 能看图说文字

3、8月 能画图,能写文字分析(这个时候已经开始暨大和其他名校的真题了)

还有这位同学:

“朝花夕拾”——经济学考研

1、在2月份之前,把最基础的高鸿业版经济学精过第一遍,课后题过一遍。

2、和跨考教育炳哥说的一样,将图与文字结合起来,做到有图在,文字了然于心的第一阶段。

3、合理分配好经济学与其他各门学科的安排时间,不以时间忙为理由。

平台是一个成功的垫脚石,但是仅仅是有垫脚石还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自身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有了跨考教育炳哥的指导,相信大家可以坚持下去得到一份满意的结果的。选择之后就是行动的问题了。在这里想说一说自己在考研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感,用两个关键词作概括:效率和淡定。

关键词1:效率

我在考研的过程中看到过一些同学的日程表,夸张的从早上6:00到晚上0:00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也见过看书看了好多遍的,刷了无数套模拟题的,然而,没有考上。有人认为是大神阴沟里翻船,或者运气不好,诸如此类。甚至有的同学在考研失败后接受了“宿命论”。

有句话说,命是失败者的借口,运是成功者的谦辞。余以为然。诚然有意外或者发挥不好的情况出现,但从概率上说,学得很好但考得不好只是比较偶然的情况。一般来说,努力却没有结果的原因,在于努力带有一点煽情和欺骗的性质。走马观花地看了几十页书,觉得好像掌握了很多内容;做了大量的题,用数量来求心安;做不出的题目,看了答案觉得似乎不难,于是隐约觉得好像会了。这都是一种自我欺骗。

我想说的无非是备考的效果从来不是用投入来衡量的,而是这样的投入究竟换来了多少有效产出。这一点想必学经济学的各位应当深有体会。不要贪图速度、数量或者用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来麻痹和感动自己,而是把每一份投入利用到极致,勤思考,找出内在的关联、举一反三等等,提高投入的利用率也就是效率。

关键词2:淡定

这个词看起来有些不着边际。它有三层含义,容我细细说来:进度落后时不要心急;进度超前不要掉以轻心;受人夸赞不要飘飘然不知身处何境。这三种情况我都有遇到过。比如数学零基础的我,新书看到了八月份才看完,那时看到好多同学数学已经过了三遍了,而我还遇到没见过的公式还在翻新书。强忍着心慌稳住了阵脚,龟速撑到了最后,结果竟然比一些复习了很多遍的人要高。每个人的基础不一样接受能力不一样,不要强迫自己去追别人的脚步,淡定地走好自己的路就好。还有一种是基础比较好的,有时混迹于各种考研群中解答大家的疑问,人送外号“大神”。

但实际上,热闹的场合受人追捧远不如静心思考学习效率高。我承认考研是一个非常孤独的过程,来自他人的认可能极大地缓解这种孤独,我们能不能沉默地奋斗,最终让成功来为我们发声呢?“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尼采的名言,送给大家共勉。

能够清楚认识到自己的应该做的事情,并且制定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还没有开始准备的你们是不是已经落后别人一步了呢?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