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备考  > 考研大纲

考研政治考点之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时间:2018-05-03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大纲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深入人心的普遍共识。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出炉。其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绿色发展成为各地关注重点。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苏晓丽老师在此为大家进行解读。

【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

李克强总理在两会上做了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过去五年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工作及取得的成就: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重拳整治大气污染,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30%以上。加强散煤治理,推进重点行业节能减排,71%的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优化能源结构,煤炭消费比重下降8.1个百分点,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6.3个百分点。提高燃油品质,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2000多万辆。加强重点流域海域水污染防治,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扩大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展中央环保督察,严肃查处违法案件。积极推动《巴黎协定》签署生效,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报告解读】

美丽中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之一,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驰而不息、持之以恒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实现了良性互动。同时应看到,多地空气质量虽有所改善,但重点地区、重点时段污染问题依然存在。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树立正确的文明理念,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及完善制度体系。

1.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社、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应该做到: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经济发展方式问题,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切实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发展各方面,推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美丽中国。

3.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实现这样的根本必须依靠制度和法治。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用制度保障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第一,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第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第三,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从而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