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备考  > 考研大纲

2017政治密测考点之经济发展新常态

时间:2017-05-08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大纲

从我国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九个方面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这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科学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币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对于进一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发展新常态主要有几个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经济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第一,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经济规模决定的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第二,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中国经济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稳定的动力和保障。第三,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第三产业增加值逐年上升,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大产业部门。第四,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积极推动职能转变,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充分结合,共同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注意克服几种倾向。其一,新常态不是一个事件,不要用好或坏来判断。其二,新常态不是一个筐子,不要什么都往里面装。其三,新常态不是一个避风港,不要把不好做或难做好的工作都归结于新常态。

在这一背景下,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态,就需要做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遣路,推动四化同步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宏观调控;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城镇化,注重以人为核心;促进区域发展,重点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和改善民生。

最后衷心祝愿广大考生考研成功!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