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备考  > 考研大纲

2017考研政治史纲对比性知识点分析

时间:2017-05-08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大纲

考研政治近现代史纲要部分常考一些对比分析类型的选择题,当考生对相关知识点不熟悉的时候很难准确的分析。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刁贺老师为大家总结了考研政治史纲部分一些对比性分析的考点。

1、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失败的原因总结

①阶级局限性

②指导思想不科学

③反帝反封建不彻底

2、洋务运动与维新运动

相同点: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都主张学习西方。

不同点:①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发起,维新运动是资产阶级发起;②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经济技术,维新运动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和思想。

3、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

相同点:都是资产阶级发起;都主张民主。

不同点:①维新运动主张君主立宪思想,辛亥革命主张民主共和思想;②维新运动采取自上而下的政治改良,辛亥革命采取自下而上的革命。

4、两次论战

①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第一点,要不要变法;第二点,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第三点,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论战实质: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要不要改)

②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第一点,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这是双方论战的焦点。第二点,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第三点,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怎么改)

5、新、旧三民主义

旧三民主义局限性:①民族主义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②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难以得到真正保证;③民生主义未正面触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新三民主义:①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帝的内容;②民权主义扩大了民主权利的范围;③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

6、维新派与新文化运动领导者对待中国文化的区别

维新派宣传西方经济、政治、文化,但对待中国文化不理性,托古改制。

新文化运动领导者宣传西方经济、政治、文化,能够理性的对待中国的文化。

7、阶级关系

工人阶级: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革命的领导阶级,最革命的阶级,中国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农民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动力。①富农,既是劳动者又是剥削者。②中农,劳动者。③贫雇农——革命的主力军,劳动者,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1)民族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动力,具有两面性(革命性、妥协性)根源于其软弱性。(2)大资产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官僚买办资产阶级(1927年以后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

地主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剥削者。

以上对比性分析的知识点希望大家在平时复习时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史纲部分要理解各个事件的历史背景,这样才能更好的分析相关知识点。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