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备考  > 考研大纲

2016年天津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考试大纲

时间:2016-05-30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大纲

  2016年天津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考试大纲

  科目一《中国古典文献学》

  一、总体要求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本课程考试要求考生熟练掌握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基本知识,包括文献载体与类型、目录、版本、校勘、辨伪、辑佚等方面的内容,并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古籍学习与研究中的实际问题。

  二、考试题型及时间

  填空题:40分

  名词解释:30分

  简答题:40分

  论述题:40分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内容

  (一)“文献”与“文献学”的基本概念

  1.“文献”的出处、涵义及历史演变。

  2.文献学的涵义、内容。

  3.古典文献学的分支学科及其功用。

  (二)古典文献的载体和类型

  1.古典文献的各种载体形式(如甲骨、金石、竹木、缣帛、纸张、电子等)及其特点。

  2.古典文献的传抄方式(如刻写、书写、印刷、拷贝等)的演变。

  3.古典文献载体形式演变的特征。

  4.古典文献的类型:总集、别集、丛书、索引、类书、政书等。

  (三)古典文献的目录

  1.目录、目录学的涵义。

  2.古代目录书的类别。

  3.主要目录书的编著情况。

  4.古代目录的基本结构。

  5.古代目录的分类沿革。

  6.目录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

  (四)古典文献的版本

  1.“版本”的涵义、演变及现代版本的概念。

  2.版本的类别。

  3.纸书装帧样式的历史演变及各装式的特点。

  4.版本鉴别的基本方法。

  (五)古典文献的校勘

  1.文献发生错误的主要类型:讹、脱、衍、倒。

  2.校勘的资料。

  3.校勘的主要方法:对校、本校、他校、理校。

  4.校勘成果的处理形式。

  (六)古典文献的辨伪

  1.“伪书”的定义、伪书产生的原因。

  2.考辨伪书的方法。

  3.辨伪活动的历史情况。

  4. 伪书存在的价值。

  (七)古典文献的辑佚

  1.文献亡佚的原因。

  2.辑佚的基本方法。

  3.古今辑佚的成就。

  (八)古典文献的标点

  1.古籍标点致误的原因。

  2.标点古籍的主要方法。

  (九)古典文献的注译

  1.古典文献注释的内容。

  2.注释的常见名称及常用术语。

  3.古文今译的标准、方法。

  (十)古典文献的检索

  1.检索文献书目的途径和方法。

  2.检索人物资料的途径和方法。

  3.掌握现今几种主要的具有全文检索功能的电子文献数据库。

  (十一)出土文献的整理

  1.出土文献的概念、类别。

  2.近代以来简帛文献主要的整理成果。

  3.简帛文献的学术价值。

  4.敦煌文献的种类。

  科目二《古代汉语综合》

  一、总体要求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本课程考试要求考生熟读经典作品(包括中医经典篇目),掌握常用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能够熟练掌握古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包括文字、词汇、语法等知识;懂得一定的医古文知识、文化常识和历史知识;能够读懂一般文言作品,正确断句、翻译;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语言材料,解决实际问题。

  二、考试题型及时间

  填空题:30分

  选择题:30分

  翻译题:40分

  简答题:20分

  标点翻译题:30分

  总分150分,其中古代汉语知识90分,医古文知识30分,历史知识15分,古代文化常识15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内容

  (一)古汉语经典篇目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宫之奇谏假道》,《烛之武退秦师》,《蹇叔哭师》,《晋灵公不君》,《齐晋鞌之战》,《祁奚荐贤》,《子产不毁乡校》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鲁仲连义不帝秦》

  《论语》:《学而》,《为政》,《里仁》,《公冶长》,《季氏》,《阳货》

  《礼记》:《大同》,《教学相长》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许行》

  《墨子》:《非攻》

  《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小国寡民》

  《庄子》:《北冥有鱼》,《不龟手之药》,《庖丁解牛》,《胠箧》,《百川灌河》

  《荀子》:《劝学》

  《吕氏春秋》:《察传》

  《韩非子》:《五蠹》

  《诗经》:《关雎》,《氓》,《蒹葭》,《七月》

  《楚辞》:《离骚》

  《史记》:《淮阴侯列传》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

  贾谊:《论积贮疏》

  司马迁:《报任安书》

  李密:《陈情表》

  韩愈:《答李翊书》,《送孟东野序》

  柳宗元:《愚溪诗序》,《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欧阳修:《醉翁亭记》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苏轼:《贾谊论》,《喜雨亭记》

  (二)怎样查字典辞书

  1.汉语字典辞书编排的方式。

  2.《康熙字典》、《说文解字》、《经籍籑诂》、《经传释词》、《词诠》、《诗词曲语辞汇释》等书的编纂者、内容、体例等。

  (三)文字知识

  1.汉字的结构:

  (1)传统“六书”的内容、定义。

  (2)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构字法的应用分析,以及常见字的构字方法及其本义。

  (3)汉字意符与本义的关系。

  (4)两个部首系统:文字学原则的部首和检字学原则的部首。

  2.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通假字、假借字:

  (1)古今字、异体字的定义,以及常见字例。

  (2)繁简字的概念以及常见繁简字之间的对应关系。

  (3)古音通假的定义及分析运用。

  (4)假借字产生的两种情况。

  (四)词汇知识

  1.常用词古今词义的差异。

  2.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1)单音词和复音词的关系。

  (2)偏义复词的概念及用例分析。

  (3)同义词用例分析。

  3.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1)词的本义的定义,以及常见字例分析。

  (2)引申义的定义,以及常见字例分析。

  (五)语法知识

  1.词类的活用:

  (1)名词用如动词的判断和解释。

  (2)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的理解与用例分析。

  (3)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的理解与用例分析。

  (4)名词用作状语所表达的内容。

  2.代词:

  (1)常用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的意义和语法功能。

  (2)无定代词“莫”、“或”的意义和语法功能。

  (3)特别指示代词“者”、“所”的意义和语法功能。

  3.否定副词“不”、“弗”、“未”、“否”、“非”、“无”、“莫”的意义和语法功能。

  4.常用连词和介词的意义和作用。

  5.语气词:

  (1)句尾语气词“也”、“矣”、“焉”的用法。

  (2)句首句中语气词“夫”、“其”、“惟(唯、维)”的用法。

  6.句式:

  (1)古汉语判断句的特点及表示方法。

  (2)古汉语的宾语前置现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3)古汉语被动句的表示方法。

  (六)古书的注解

  1.常见的注解术语:曰、为、谓之;谓;貌;犹;之言、之为言;读为、读曰;读若、读如。

  2.注音术语:如字。

  3.校勘术语:衍文;脱文。

  (七)古代文化常识和历史知识

  掌握古代天文、历法、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方面的知识。

  (八)医古文知识

  医古文篇目:

  《扁鹊传》,《华佗传》,《丹溪翁传》,《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大医精诚》,《与薛寿鱼书》,《伤寒论》叙,《串雅》序

  了解掌握以上课文的大意以及文化内涵,能正确说出课文内一些常用中医(药)词汇的含义。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