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备考  > 考研大纲

2015年考研政治大纲思修法基变化对比

时间:2015-07-21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大纲

2015年考研政治大纲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部分变动较大,主要是根据大学两课教材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2013年修订版进行了修改,在章节结构上出现明显变动。将原有的八章内容变成了七章内容。

第一章在第一节增加"理想信念的含义、特征与作用"考点。

第二章把章标题"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改为"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

在第三节中将"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改为"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第三章在第一节中将"世界观与人生观"改为"人生观科学内涵"。将"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改为"正确认识人生价值"。

在第二节中删去"价值观与人生价值"考点。

第四章将章标题"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改为"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

将第三节标题"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改为"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移至第四节与"加强诚信道德建设"合并变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将第四节"国内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改为"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第五章将原第七章部分内容和第八章部分内容整合为第五章,标题为"领会法律精神,理解法律体系"。

将原第七章第一节部分内容整合为第一节"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主要包括"法律的一般含义"和"法律的历史发展"。

将原第七章第一节部分内容整合为第二节"社会主义法律精神",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和"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将原第八章第一节整合为第三节"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主要包括"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我国的国家制度"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

将原第八章第二节和第三节部分内容整合为第四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主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第六章将原第七章第二节和第四节部分内容整合为第六章,标题为"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

将原第七章第二节整合为第一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主要包括"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意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和"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将原第七章第四节部分内容整合为第二节"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主要包括"法治思维方式的含义和特征"、"正确理解法治思维方式"和"培养法治思维方式的途径"。

增加将原第七章第四节部分内容整合为第三节"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主要包括"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和"努力成为法律权威的坚定维护者"。

第七章将原有的第五章和第六章合并整合为第七章,章标题为"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格"。

将原第五章整合为第一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主要包括"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公共生活中的有关法律"。

将原第六章的第一节和第二节整合为第二节"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主要包括"职业生活中的到道德规范"、"职业生活中的有关法律"和"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

将原第六章的第三节整合为第三节"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主要包括"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和"婚姻家庭生活中的有关法律"。

将原第四章第三节中的"锤炼个人品德"和原第七章第四节部分内容整合为第四节"个人品德养成中的道德与法律",主要包括"个人品德及其作用"、"个人品德与道德修养"和"个人品德与法律修养"。

本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变动较大,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刘晓亮老师认为,相对来说,整个结构变动的更为科学和合理,这其实也更有利于考生进行更加系统和深入的学习,体现了考研政治的进步性。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