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备考  > 考研经验

考研路上14大好习惯,为你的复习加足马力!

时间:2021-07-02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经验

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需要那些好的习惯。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考研路上的你需要的。

 

一、生活上

 

1.生活安排要有规律

 

每个人的生物钟不一样,但有规律的生活一定是有益于健康。在考研复习的紧张日子里,有规律的生活能让你保持充沛的精力。

 

为自己制定一份较为详细的作息时间表并严格执行,比如早上几点起床、几点吃饭、晚上几点睡觉等等。

 

在作息时间表中,每天的睡眠时间一定要保证在七八个小时! 千万不要想“我少睡一点,就能多挤出时间来复习”,睡眠不足,只能事倍功半。

 

此外,作息时间表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制定,不要去抄袭别人的。别人的作息表不一定适合自己的。

 

2.劳逸结合

 

有的同学为了抓紧时间复习,除了睡觉外,每时每刻都在学习。这样高负荷的学习会让大脑难以承受,复习效率也不会高。

 

我们需要的是学习效率而非学习时间的单纯堆积。正确的做法是劳逸结合,让大脑得到必要的、充分的休息。复习过程中最好每隔两个小时就休息一下,到校园里转转、上趟卫生间、看看报纸上的八卦新闻、与同学闲谈几句,都是不错的休息的方式。

 

3.充足的营养

 

有的同学为将去餐厅的时间节约出来复习,每天在图书馆凑合吃面包、饼干一类的食物。

 

短时间来看,虽然多了一些复习的时间,但是久而久之,营养跟不上,会影响人体发育和大脑机能,严重的会出现头昏眼花、注意力涣散、思维反应迟缓等症状,从而降低复习效率。

 

“废寝忘食”强调意志在学习中的作用,却违背了学习的生理规律,在考研复习时不宜提倡。下面这个小小的食谱可以供大家参考:

 

早餐:多吃一些体积小,热量高的食物,例如:面包、花卷,鸡蛋、火腿等,牛奶、豆浆中可加一些糖。

 

午餐和晚餐的饮食应清淡、易消化,不要吃得太饱,也不要吃得太少,八九分饱就可以了。可以吃一些鱼、瘦猪肉、牛肉、牛奶、蛋等,以提供丰富的优质蛋白质;新鲜蔬菜及水果含有较多维生素A和C及各种矿物质,尤其是绿色、深绿色和红色蔬菜营养更佳;花生、豆类等含维生素B1比较多,可以多食用。晚餐安排在6:30左右比较好,不应安排得太晚,以免消化不良;也不宜安排得太早,因为吃得太早,临睡前势必会因肚子饿而加餐而导致消化不良。

 

睡觉前半小时到一小时可喝点八宝粥、牛奶麦片一类的流质食物。

 

4.必要的体育锻炼

 

对于主要从事脑力活动的考生来说,体育锻炼不仅能够强身健体,更能及时消除疲劳,转移注意力,恢复身体平衡,消除紧张感,提高复习效率。

 

运动项目的选择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平时锻炼较多的同学可以进行有氧运动,如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跳舞等;平时锻炼不多的同学可以进行一些低强度的运动,如散步、清扫屋子等。

 

此外,如果进行有氧运动,还要注意安全,以防出现意外事故。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最好控制在30~60分钟。

 

 

二、学习上

 

1.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

 

每个人的学习情况不一样,复习计划也会不同。但在复习计划里一定要明确一点:多长时间内,完成什么内容的复习。并且要尽量将这样的计划做细一些,最好细致到一周内(甚至一天内)完成什么内容的复习。这样详细的计划会让你的复习更有目标感,落实起来有据可依。

 

此外,在制定复习计划时要找到自己的薄弱科目,为薄弱科目的复习多安排些时间。

 

总之,考研复习就像马拉松,以一定的步伐有节奏地坚持跑下去,才能取得好成绩。

 

2.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制定完复习计划后,一定要严格执行,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复习任务。把每个规定的复习时间分成若干时间段,根据复习内容,为每个时间段规定具体的复习任务,并要求自己必须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一个具体的复习任务。这样做,可以减少乃至避免学习时走神或注意力涣散的情况,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还可以在完成每个具体的复习任务后,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使自己愉快地投入到下一时间段的复习中去。总之,千万不要当“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的蹉跎先生。

 

3.做好笔记

 

认真复习、听辅导讲座的同时,要动笔做简单记录或记号。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关键语句进行“圈、点、勾、画”,把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记下来。

 

必要时候可以使用多种颜色的笔。有实验表明:上课光听不记,仅能掌握当堂内容的30%,一字不落的记也只能掌握50%,而上课时在书上勾画重要内容,在书上记有关要点的关键的语句,课后再去整理,则能掌握所学内容的80%。

 

4.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我们在记忆一些知识点的时候,一般都会采用反复识记的方式,即一遍一遍地背。事实上,心理学研究表明,将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结合在一起使用,记忆效果会更好。

 

举例来说,当识记完一部分知识点之后,合上书,将刚才所识记的内容在头脑里像放电影似的放一遍。在放的过程中,遇到“卡带”时候,即回忆不出来的时候,再重新识记这部分内容。

 

尝试回忆的方法还可以在你出去散步或者上卫生间的时候使用:在头脑里问自己几个关于刚才识记内容的问题,要求自己回答。如果回答不出来,回到自习室后马上翻看书或笔记将之记下来。这就好比牛反刍,虽然将食物吃下去,其中可能有“夹生”的东西,休息时,再把食物回到口腔里,细细地加以咀嚼。

 

尝试回忆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动脑筋思考。将所学的知识在大脑中“重现”,使其显得突出、显眼、深刻,起到巩固强化的作用。经常这样回忆,不仅记忆力大增,而且还能养成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此外,回忆是复习成果的无声表达,如果表达不出来,会很着急地看书、翻笔记,自觉地把遗忘的部分作为重点来看。这样看书和整理笔记就有了更明确的目的,积极性也自然得到提高。

 

5.过度学习150%

 

有的同学可能想,为了增加我们记忆的巩固程度,那我就反复地、不间断地记呗。因为俗话说得好:“熟能生巧”嘛!但是,考研的知识点确实太多了,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反复的、不间断的记忆。即使有足够的时间记忆,我们也会发现,记忆效果并不与记忆次数呈单纯的正比关系。

 

研究发现:人们对所学习、记忆的内容达到了初步掌握的后,如果再用原来所花时间的一半去巩固强化,使学习程度达到150%,记忆效果最佳。即过度学习150%时效果最佳,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就很不经济,因为过度学习太多,会出现注意分散、厌倦、疲劳等消极效应。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时间越长,越学不进去,从而导致“报酬递减”现象,记忆效果不好。

 

6.利用好醒来后和临睡前的时间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记忆中会出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是指先学材料对回忆后学材料的干扰。倒摄抑制是指后学材料对回忆先学材料的干扰。相比较而言,一天当中,刚刚醒来的时候我们的记忆将不会受到先学材料的干扰,临睡之前我们的记忆将不会受到后学材料的干扰。

 

所以,“醒来后”和“睡觉前”的时间是两个绝佳的记忆黄金时段。睡前的这段时间可用来复习白天或以前学过的内容。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对于24小时内接触过的信息,我们能保持34%的记忆,这时稍加复习便可恢复记忆。加之不受后摄抑制的影响,识记材料更易储存,会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期记忆。

 

另外,睡眠过程中记忆并未停止,大脑会对接受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编码、储存。所以临睡前的这段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早晨起床后,由于不会受前摄抑制的影响,记忆新内容或再复习一遍昨晚复习过的内容,整个上午都会记忆犹新。

 

7.不同科目交叉复习

 

很多同学在学习与制订复习计划时,总是喜欢半天或一天复习一个科目,而且复习很长时间,其实这样做是不科学的。内容的相似性越大,相互间的干扰也就越大。复习一个科目的时间过长,容易产生厌倦感。所以,在复习时应该不同科目交叉复习,如果能做到文理交叉复习,效果会更好。

 

8.复习时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

 

有同学在复习的时候,往往只用眼睛看。如只看数学公式、英语单词,不动手写,也不动口读。结果发现,在做题的时候往往将公式写错,将单词遗忘。

 

朱熹曾经提出,读书要做到“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在此基础上,最好加上一个“手到”。归根到底,就是我们在复习的时候要多通道协同记忆。所以,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做到注意力集中(心到)、眼睛看(眼到)、嘴巴读(口到)、手在写(手到)。此法尤其适于复习外语、政治、数学公式这类一记忆性较强的学科内容。

 

9.形成知识网络

 

考研需要复习的知识点非常多,将所有知识形成网络就非常重要。举例来说,如果已经复习完了政治科目中毛泽东思想概论的所有知识点,这个时候必须跳出单个微观知识点的局限,将自己放在一个较为宏观的位置来俯视这些知识点,找出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果已经复习完了几个知识块,也同样要俯视这些知识块,找出知识块之间的内在联系。

 

总之,不能让知识点零散地堆积在我们的头脑里,一定要将它们组织起来,形成网络。这样,我们不但能快速、准确地找到我们需要的单个知识点,且对所有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有整体的认识,在碰到综合类题目时就能应付自如了。

 

10.定期对复习进行反思

 

有同学在复习的过程中只顾埋头复习、勇往直前,从来不回过头来反思自己这段时间的复习状况,觉得回头来看是浪费时间,影响前进速度。

 

事实上,我们定期反思近段时间的复习状况,有利于及时总结复习中的成败,找出复习效果不佳的原因,发现复习中的薄弱环节等,而所有这些将使我们在复习的道路上少走很多弯路。

 

  如果你已经有了以上所提到的好习惯,那么祝贺你!

 

  如果你还没有这些好习惯,或者有很多与以上所提好习惯相对的坏习惯,那么,就必须培养好习惯、纠正坏习惯啦!掌握了这些好习惯,相信备考之路也会更通畅!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