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介绍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一)初试
1、公共卫生硕士初试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或(353)卫生综合。
2、公共卫生硕士研究方向以及招生人数:(不包括推免人数)
| 学院 | 研究方向 | 拟招生人数 |
| 893公共卫生学院 | (01)慢性病流行病学(流病) | 21人 |
| (02)医学信息分析,营养流行病(流病) | 21人 | |
| (03)药物依赖流行病学及相关疾病防治(流病) | 21人 | |
| (04)生物统计(流病) | 21人 | |
| (05)妇儿保健与人口健康(流病) | 21人 | |
| (11)疾病预防与控制(劳环) | 21人 | |
| (12)疾病预防与控制(营养) | 21人 | |
| (14)疾病预防与控制(儿少) | 21人 | |
| (15)环境与妇幼健康、儿童生长发育(儿少) | 21人 | |
| (16)婴幼儿健康(儿少) | 21人 | |
| (17)生命早期营养与婴幼儿健康(儿少) | 21人 | |
| (18)儿童青少年健康与发展(儿少) | 21人 | |
| (22)社区卫生与健康促进(社医卫管,方向22) | 21人 | |
| (23)社区卫生与健康促进(社医卫管,方向23) | 21人 | |
| (24)社区卫生与健康促进(社医卫管,方向24) | 21人 | |
| (25)疾病预防与控制(社医卫管) | 21人 | |
| (26)卫生服务研究(社医卫管) | 21人 | |
| (27)医学教育管理(社医卫管) | 21人 | |
| (28)卫生服务研究、卫生政策(社医卫管) | 21人 | |
| (29)医学教育管理(社医卫管)(不招收推荐免试生) | 21人 | |
| (33)卫生体系与政策(社医卫管) | 21人 | |
| (34)流行病学 | 30人 | |
| (35)劳动(卫生)与健康 | 30人 | |
| (36)环境(卫生)与健康 | 30人 | |
| (37)卫生政策与管理 | 30人 | |
| (38)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30人 | |
| (39)妇儿及老年健康 | 30人 | |
| (40)营养、食品与健康 | 30人 | |
| (41)安全性评价及风险评估(毒理) | 30人 | |
| (42)临床评价 | 30人 | |
| (43)卫生检验 | 30人 | |
| (44)全球卫生 | 30人 | |
| (45)健康传播 | 30人 | |
| (46)应用统计 | 3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