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备考  > 考研经验

二本386高分备战北语课教经验帖

时间:2020-03-31     作者: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经验
  摘要:主人公按照备考复习时间线,详细介绍了在备考北京语言大学课程与教论研究生期间各个阶段的复习计划与经验,最终以386高分顺利录取。

  我是从三月份的时候确定考北京语言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生,从四月份开始备战。四月份的时候主要是搜集备考北语课教的信息和资料,毕竟磨刀不误砍柴工嘛,我准备的书籍主要有《语言学纲要》叶锵通;《现代汉语》上下册黄廖版;《引论》刘询版。英语单词书是俞敏洪的大绿皮书,这时候还没开始政治的复习。我准备的额外的资料包括:程娟《现代汉语语音讲义》;郑贵友《现代汉语语法讲义》;语言学纲要的《圣才》与现代汉语的《圣才》。除此之外,我准备的题包括:课教论真题(因为北语不提供真题,再加上课教论的真题能被复述下来的人很少,所以课教的真题非常少,只能看出大致考的知识点却无法当题集来练),因为课教真题很少,于是我自己又买来了相关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真题。英语准备的近三十年的真题(大家不用纠结买哪一版的真题,因为真题的话大同小异)和朱伟的题源精析报刊。

  准备完材料,我就进入了初步的复习,从四月中旬开始我就在复习现汉和引论的过程中开始整理自己的笔记,并且每天复习英语。我每天会给自己写一个计划目录表,给自己下载番茄钟,方便检查自己每天都干了什么。我早上六点过起床,然后就去看专业书籍整理笔记,这个时候的专业书我以现汉和引论为主,每天花一个小时的时间整理现汉的笔记,再花一个小时的时间整理引论的笔记,然后背三节英语单词,我对于英语单词的记忆采取的措施便是增强重复率,不要在每一个单词上花太多的时间,因为你花两分钟和花五分钟记住的单词遗忘的几率是差不多的,只有不断的进行重复,在题中操练,才会增加你的记忆。下午的时候我会做英语九几年到零几年的真题用来练手,主要是以阅读为主。然后到了晚上我会复习昨天我看过的单词,并继续给专业课做笔记。

  到了五月份,我发现单纯的做笔记对自己的专业课书籍帮助并不大,因此我开始记忆,因为我知道北语的题除了名词解释是非常死板的纯靠背就可以靠的题外,简答和论述都是看你会不会运用,因此,我改变了自己的方式,并且在五月份加入了语言学纲要,因为语纲这本书其实比现汉难得多,而我发现的有点晚,于是我变成,每天早上起床到图书馆,在图书馆还没开门前复习我昨天背过的专业课知识,大概从六点开始除了中途休息然后到九点的样子,然后从九点过开始记忆新的专业课知识,并且做好专业课笔记。这样一来上午差不多就结束了,中午午休一个小时,到了下午两点过开始做英语真题,做两篇阅读并且定好时间,一篇阅读不超过十五分钟,做完之后对完答案进行改错分析,然后听听朱伟的恋恋有词单词课(但是后来我发现其实也没有太大的用去听网课),晚上的时候我便记忆单词并且复习之前的单词,并且默写自己今天背的专业课知识。这样一直持续到九月中旬到十月份的样子。

  到了十月份的时候我的专业课大概现汉背了四遍,语纲两遍,引论三遍的样子,并且英语的三十年真题已经大概做了一半的样子,英语单词俞敏洪的大绿皮书也大概过了三遍的样子。到了十月份的时候我就开始慢慢的接触一些语用的真题,并且将答案写在纸上,然后进行批改,检查自己的错误,每天都要进行标注严氏音标的练习,并且到了十月底的时候,我已经对每本专业书的结构框架已经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了自己的框架,并且对比真题在目录上做了每一个知识点在往年考试中出现的频率以及可能出名解、简答还是论述的题型分类,将自己觉得不会考的内容也在书上做了大概的一个排除,将书上考的重点进行了标记。

  从十一月份到十二月份考试这段时间是我快速背专业书的过程,记内容记标题,将内容和题目结合记忆,防止题不对意的情况发生,并且我大概会在一周多的样子过完一整本专业书,并且开始完整的做语用真题进行模拟考试训练,并且也开始背一写作文,这个时候是做真题的关键,不管是英语还是专业课都应该拿出完整的时间来模拟训练,这个时候要再加上肖秀荣的一千题政治,政治题的选择题是拿高分的关键。在考试之前,我的每一门专业书都背了八遍到九遍的样子,英语单词过了五遍多的样子,政治真题选择题做了两遍不到,十一月份低十二月份初才开始背的肖四肖八,专业课语用十年真题做了大概两遍到三遍,英语真题做了三遍的样子并且将朱伟的三十篇题源精析报刊做了一遍。

  翻年二月份中旬的样子查到成绩,英语65、政治69、专业课252、总成绩386,顺利进入复试。
在线报名
上传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