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备考  > 考研经验

2019考研:复习进度比别人慢怎么办?

时间:2018-07-27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经验
 2019考研基础复习阶段已经基本结束,很多考生可能发现自己的复习进度要慢一些,因而心里难免着急。这就需要大家及时找出复习进度慢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争取不落后于人。

  ►复习慢的原因

  复习进度慢,逃不出下面3种原因,大家可以按方抓药,保证药到病除。

  1、复习习惯问题

  有的人复习是随心随性的,今天状态好就多看点,明天状态差就在宿舍休息休息不看书了,今天想看数学就看一整天,明天就不看,这样复习是不行的。

  复习需要有计划,并且按照计划严格执行,如果计划没有完成,就要反思一下为什么完成不了,是不是计划的学习时间少了,还是在计划学习的时间干了其他的事导致的。

  并且,制定复习计划也是需要有一套科学方法的,不是自己在本子上写一个早上7:00-8:00背单词,下午3:00-5:00做数学,这样的复习计划等于没计划,后面的篇章会给大家介绍一个管理学上经典的制定计划的方法,大家可以拿去就用,科学制定计划,提高复习效率。

  2、复习方法问题

  复习方法不得当,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的不仅慢,忘记的还特别快,上周看的内容,这周来看就没印象了,不得不又复习,如此反复,宛如原地踏步!后面的篇章会对这个问题给出解决方案。

  3、自身基础问题

  自身基础不好,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看到题目,只有看解析才能恍然大悟或者连解析都看不懂,后文会对这两方面问题,给出解决办法。

  ►如何摆脱复习拖延

  第一招:用SMART法则制定计划

  这部分给大家分享一个管理学上最经典的制定计划的法则,这个法则就是SMART计划法。

  什么叫“SMART原则”?SMART原则,源自美国马里兰大学管理学及心理学教授洛克。

  S-M-A-R-T这5个字母,代表Specific(具体的),Measurable(可衡量的),Attainable(可实现的),Relevant(相关的),和Time-Based(有时间限制的)。

  我们制定的计划必须满足以上5个条件,不然这个计划就是无效的,根本无法指导你复习。比如,早上7:00-8:00背单词,这就是错误的计划,背单词不可衡量,应该是具体到背几个单词,或者背几页单词,同时制定的计划必须是可以实现的,否则这个计划没有意义。

  比如,你计划一天看30页复习全书,现实吗?下面,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如何制定一个科学的复习计划,以复习英语为例:

  S(具体):做04年text1文章,总结错题,吃透文中长难句。

  M(可衡量):做4个选择题,总结2句长难句。

  T(有时间限制):全部时间一小时,20分钟做题,20分钟分析,20分钟吃透长难句。

  A(可实现)、R(相关):这里强调一下这两个指标的意义,这两个指标是用来衡量你的计划是不是又可操作性的。

  比如,如果你发现一小时根本做不完你要求的这些内容,这就不符合可实现原则,你就要适当加点时间,到了后面,你找到感觉了,做题速度快了,时间又剩余了又要适当加大工作量,保证计划动态改变。

  同时,相关原则表示,所制定的计划一定是要与你自己相关的,不能是别人的,比如,你英语是语法不好,就多花时间在长难句分析上,如果是单词不行,就多记单词。

  这就是smart法则具体的操作方法,大家记得拿去为我所用,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

  第二招:用交错法则去复习

  学的慢,忘的快,到底该怎么办?再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先给大家介绍一个认知心理学(一门研究怎么学习才更有效的学科)的概念间隔效应;间隔效应认为同一段时间,穿插学习相同不同内容效率更高。这个科学概念,如何有效指导我们的复习?

  先来描绘大家复习时的常见场景,这里以背单词为例,学弟学妹们都习惯顺着去看单词书,背完一个单元再看另外一个单元,从头到尾的把单词书看完,到那会儿,自己翻开第一页,发现绝大多数单词,自己又给忘记了,那不是浪费时间,背了相当于没背?这就是没有准确运用间隔效应去复习造成的不良效果。

  关于怎么用间隔效应背单词,公众号之前的文章:如何记牢单词?有详细描述,大家可以点进去看看,下面我以复习数学为例,来给大家说一遍间隔效应的具体操作。

  数学有高数、线代、概率论三个科目,大家复习的时候一定不要复习完一门再去看下一门,这样比较容易遗忘,正确的做法是穿插复习。

  怎么复习?比如,今天我总共花5小时来复习数学,那么,3小时我用来看高数部分全书上的内容,2小时我用来做一下概率论部分之前做过的例题、习题,等复习到了概率论,又穿插回来去做高数部分之前做过的例题、习题,这样,相当于花同样的时间,复习了2遍内容,效率自然高。

  专业课也是如此,如果你第二遍看专业课,那么看第一章,去做第3章的题目,对于没有题目的,纯靠背诵的专业课,大家可以借鉴如何记牢单词这篇文章里的表格,把你要背诵的内容打散成20个子模块,交错背诵,记忆更深。

  一句话总结间隔效应,一段时间穿插复习不同内容,比一段时间只啃相同内容复习效率更高。

  第三招:学概念补基础,靠抄题熟套路(主要针对数学)

  如果做题的时候,你看不懂解析,或者连题目本身都看不懂,毫无疑问,你的问题出现在了概念理解上,必须返回课本或者基础课程,找到相应概念再做一次理解,切忌继续向前,比如数学的二重积分,如果用极坐标,你老找不到积分上下限的转换,ok,极坐标这个概念你就没掌握,赶快返回课本,看一下极坐标本来的定义。

  如果解析看的懂,自己却想不到呢?

  这样的问题属于你套路掌握不深,有一个很笨却非常有用的办法就是抄写题目本来的解析!很多同学不重视那种看解析能看懂的题目,以为看过了就过了,大错特错!

  对于自己做不会,看解析才懂的题目,一定要一字不落抄写一遍题目解析,边抄边想,只有落在笔尖的解题过程,才能被我们的大脑记录,否则,你将永远学不会这个套路!

  抄完也不是就完了,对于这样的题目,隔一天,自己在抄写题目解析的下方,在自己动手做一遍,然后对照一下两遍的异同,检测自己是否掌握,如果有卡顿,卡顿在哪一步?再有针对性的去解决。

  最后说一句,基础问题是最核心也是最棘手的问题,要想补上基础,坦率的说,只能靠时间与金钱,要不,多花比竞争对手多的时间去复习,如果时间不够用,自己又特别想考上,那最好花钱报一个靠谱的辅导班,让老师带着你学。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