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备考  > 考研经验

2018考研:择校"风向标",给你的选择把把关(上)

时间:2018-07-26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经验

 再有不到十天,今年的研究生入学初试就要拉开帷幕了,这不仅意味着漫漫的备战期终于要有一个结果,更代表着2018考研的备战工作也可以正式提上日程了。说到2018考研工作的开始,那自然就是专业和院校的选择了,明确了目标行动才会有动力,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择校需要考虑的几个因素吧:

  一、选择学校的方法

  1.目标专业

  想要知道一个专业是否适合,首先应考虑该院校是否有目标专业,以及目标专业的强弱等。事实上,院校与专业的搭配选择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讲,名校名专业考取的难度很大,就业前景很好;名校一般专业考取的难度较小,就业前景也很好;一般院校名专业考取的难度较大,就业较好;一般院校一般专业,考取的难度较小,就业前景一般。我们在考虑时也可以参考这些特点,灵活选择。同时,在选择学校时,要对自己专业进行全国索引,了解它们的排名情况再行定夺。另外,我们还可以对专业导师的构成进行提前了解,因为导师的教学背景、学术方向、科研成就、为人作风等都与自己日后的学业基础甚至就业前途息息相关,因此在择校时也要多一份关注。

  2.城市效应

  统计发现,70%的研究生是选择本地就业,因此在报考的时候还是可以认真思考一下自己毕业之后是否想留在高校所在地工作。当然每个人也都会有自己钟情的区域,很多考生会选择到一线城市读研,在他们看来,大城市可以开拓眼界,学到更多知识,资源也会更丰富,同时,211院校和985院校确实较多集中于大城市。学校所处区域关系着考生就读期间接触的平台和视界还有将来的就业和发展。当然这些也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情况和发展前景等综合考虑,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3.个人水平

  其实我们应该懂一个道理,考研不是一件易事,读研的机会成本也很高,我们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尽量可以选一个能够实现个人抱负的大学,这样的话备考才有足够的动力,读研也才有激情。理想的目标院校应该是建立在个人能力与个人抱负的交叉点上。所以小伙伴们在进行院校选择时一定要量力而行,根据自身情况结合预报学校、城市的客观现实冷静剖析,全方位考虑,争取做出最理想、最理性的选择。

  考研最初的择校并非要一锤定音,只是为了有个清晰的目标激发我们努力备战。其实在复习的过程中你还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复习效果,来审视自己定的目标院校是否合理和可行,这样综合考虑和实践下定下的目标才会更加坚定。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