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备考  > 考研经验

2018跨专业考研你想清楚了吗?

时间:2018-07-26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经验

2018考研,你是选择本专业备战,还是决定突破自我,寻找新的出路?要知道,跨专业考研面对四大障碍,小编提醒考生想清楚了再出发!

  一、专业基础归零

  这几乎是所有“三跨生”的通病,因为考生面对的是一个陌生的学科领域,常言道“隔行如隔山”,本来专业基础薄弱,再加上同有四年专业经验的本专业考生竞争,其难度可想而知。

  特别是对跨学科的考生:从文科跨到理科的难度是最大的,因为理工科考研中,数学是很多文科同学迈不过去的一个坎。从理科跨到文科也不容易,因为长期的理工科学习形成的思维方式和文科有很大不同,考生要在复习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角色的转变。

  建议跨专业的考生:一定要提早复习专业课,千万不要临时抱佛脚。

  最新的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和指定教材一般都在九月份前后发布,在这之前考生可以参考往年的参考书复习。如果不是更换命题组老师或调整专业方向,一般学校的指定参考教材变化不大,即使发生了变化,你已经复习了一段时间,对专业课有所了解,再调整也相对容易。

  对于“三跨”考生来说,要在短时间内对一个全新的学科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就要一遍一遍的阅读教材。但是阅读并不是盲目的,必须抓住重点,考生可以参考历年真题,根据出题方向来把握复习重点。此外,可以向本专业的老师和同学请教,必要时可以报个专业课辅导班,他们的辅导很有针对性,有利于我们提高复习效率。

  二、信息收集困难

  考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场信息战。对于参加考研的朋友来说,收集院校招生信息、考研动态、参考书目、报考时间等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作为“三跨生”,该过程可能会直接影响到考研成败。

  以专业课为例,很多考生都是通过请目标学校认识的同学帮忙搜集课堂笔记、历年试卷、导师信息等资料,或者通过他们的介绍结识在读研究生,这些过来人的考验心得往往很有借鉴意义,还会告诉你一些导师的命题思路、学术偏好等信息。

  但是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三跨”学生一般不太可能长途跋涉的赶到另外一个省份旁听专业课,这在时间、精力和经济上都存在困难,这样他们在搜集信息这一方面自然处于劣势。另外,很多专业课命题重点、命题思路方面的信息都只在本校报考的考生之间流传,更不会写出帖子发到网上,很难被外省外校的考生了解到。

  针对以上状况,考生一定要充分了解目标学校和目标专业的情况,包括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参考数目、历年报考人数和上线人数、各专业分数线等等。尽可能多的了解相关信息,才能正确的知道自己的备考,集中精力复习核心知识,不至于因为信息闭塞而走了弯路。

  在搜集复习资料的过程中,历年专业课的试题也是考生必备的资料,同学们可以去网站及目标院校收集。在此提醒所有的考生在搜集信息资源的过程中不盲目,不迷信,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有用的。

  三、考研成本高

  有的考生为了收集更多目标院校专业的信息,准备在目标院校附近复习,这样固然方便了不少,但是对于家庭条件不好的考生而言,房租问题成为备考过程中的大难,尤其是在北京、上海这些房价较高的地区。另一方面,由于跨专业考研,需要收集很多相关专业的资料和信息,购买这些资料的费用也是相当可观的。

  建议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找一个比较适合自己的复习环境,没条件的同学千万不要怨天尤人,要努力为自己创造条件。随着网络的发展,各大贴吧、考研辅导网站等关于考研的信息很多,只要你常去逛逛,就会找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还可以买些二手资料,这会为你省去一大笔费用。

  四、容易动摇

  由于三跨生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很大,难免会产生急躁、不自信、孤独、甚至动摇心理,不少考生不能坚持到最后。比如有的同学在看到报考同一专业的同学复习很有效率,但自己状态不佳时往往心情抑郁、焦虑,进而怀疑自己,萌生退意。

  其实,随着复习时间的增加,在对复习效果有一定把握后,这种不自信的心理一般都会有所缓解。有压力是正常的,但是压力过大就应该提醒自己适当的做一些调整了。紧张、焦虑不一定是坏事,往往看考生是如何处理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考研实际上是一个人的战斗,最大的竞争对手恰恰就是自己,坚持到底战胜了自己,才能打赢这场耐力战。建议考生尽量不要跟考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竞争对手一起自习,因为每个人的都有状态起伏的时期,避免因为别人的进度影响了自己的复习计划。

  选择了“三跨”这条路,证明你是个有目标、有理想的勇士,但是这道路上布满了荆棘,唯有坚持下来,才能翻过考研这座山,看见大海。

  附加:考研资料收集方法

  我们在搜集资料的时候先要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该学校有没有指定的初试书目?有的话指定了哪些书目?出题老师有没有哪些比较偏好的板块?我们在弄清楚以上问题之后,在把得到的结果做一番总结,整理好之后,带着这些答案去寻找资料,这样会提高你的效率。

  关于情报的搜集渠道无非以下两种:

  网络

  现在是网络时代,做好多事情感觉都离不开网络,我们在查找考研资料的时候也是如此。网络上的资源巨大而丰富。大家往往很容易就能找到一些比较很有用的文章或者网站;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妨把它们加入收藏夹以备不时之需。

  考研最重要的就是要消息灵通,闭塞的消息会让你错过很多有分量有价值的东西。所以我们平时在复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埋头苦学,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保持自己消息的及时性,即使自己获得的信息不是第一手的,那也不能是过时过气的。

  大家平时还可以多逛一逛相关的网站,很多研友都在里面提出疑问分享经验,如果你有什么想知道的不妨跟研友们多交流。如果你心中有了目标院校的话,你可以去那个学校的贴吧转转,提前感受下学校的氛围,也许还能遇到热心靠谱的研究生学长,直接从他们那获得的消息可能对你更有帮助啊。

  前辈

  除了网络资源以外,学长学姐这些前辈也是很好的“渠道”。相比较之下,他们会有很多经验,包括哪位老师的偏好是什么他们都会比你了解,他们会给你指出了一条光明的复习道路。如果你是异地考生,你可以选择在学校的贴吧去认识一些学姐和学长,不要认为他们很高冷,其实他们很乐意去帮助你们。特别是那种刚刚考研胜利的前辈,他们还沉浸在考研成功的喜悦当中,心里会很希望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出来。

  此外,一些同学已经不仅确定了院校,还知道了哪些导师每年出院校的考研试题,如果这样的话,同学们还要弄到导师在该专业上的期刊文章和出版物,把各个导师在专业课上的出版物尽量买全,对把握出题思路非常有用。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