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备考  > 考研经验

2018考研:院校评估之你应该知道的报考指南

时间:2018-07-26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经验

选择报考院校,从实际出发我们最先要考虑的就是评估报考难度,而且这种评估可不能是简单地依据某些高校排行榜来判断。想要科学地评估院校报考难度,我们可以从这八个方面来依次考察:

  计划招生人数

  这条信息一般在招生院校公布的专业目录里面有说明。我们通常认为招生人数和录取几率成正比。一些特别热门的专业,如果不知道具体招生人数,很可能从报名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失败。为了保险起见,我们不仅需要看看今年的招生数据,还要多多关注往年的这类数据,看看招生的大趋势。

  报考人数

  这是一个比较关键的信息,从中可以看出你的竞争对手到底有多少。虽然这个数据我们只能看到往年的,但是也足够我们大致判断出当年的报考情况。每年招考波动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所以从往年的数据变化还是可以看出一定“端倪”。有的高校特别是名校热门专业报考人数非常多,那么如果没有强大的实力就还是要谨慎考虑。

  实际录取人数

  通过这个我们能得知这个专业去年到底录取多少人,再结合去年专业目录公布的招生名额,可以判断出该专业去年的招生录取情况。有一点要注意,有些高校个别专业实际录取人数多于招生人数。我们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尽量选择招生人数多而且有扩招传统的学校。

  报录比

  录取人数除以报考人数就是该专业报录比。这一数据直接反映出某专业的火爆程度。有很多名校的热门专业报录比甚至一度达到20:1,这反映的是名校热门专业的真实报考情况。我们可以从报录比大致看出该专业的报考火爆程度,然后判断自己到底要不要报考。

  推免人数

  有些名校热门专业每年的推免名额很多,有的甚至占了当年招生人数的一半甚至更多。于是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就会较少,这也让考研的竞争更加激烈。因此我们在报考前,必须弄清楚自己报考专业的推免人数,如果留给统考生的名额过少,那我们就要慎重考虑了。

  复试分数线

  复试线是最直观的数据,复试线越高,考研难度越大。当然,复试线还有校线和院线的区别。有的学校会有多个学院开设同一个专业,各个学院的院线可能不一样,学校给出的复试线一般是各院的最低院线。所以在查询相关信息的时候还是要多加留意,不要混淆。有些学校已有一个学院开设目标专业,因此也就不存在校线和院线之分。

  进入复试比

  这个数据指的是计划招收人数和进入复试人数的比例。教育部规定最低的复试比例为1:1.2。复试比例如果偏高,就能说明两个问题:一,复试线的参考价值降低;二,复试竞争激烈、风险更大。

  最终成绩计算方式

  总成绩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初试分和复试分占总成绩的权重。有的学校初试会占到总成绩的70%,有的是初试复试各占50%,有的学校就不看中复试,只占到总成绩的20%。所以建议那些应试能力较强的学生尽量选择复试占比较低的院校,尤其是内向、表达能力不好的同学,要避免复试比例过高的学校。

  院校和专业的选择并非一件易事,我们在形形色色的选择面前难免会迷茫犹豫,只有不忘初心,遵循自己的原则,理性报考,才是对梦想的始终如一,也才能走的更远。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