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备考  > 考研经验

导致考研失败的5个问题,你都中枪了么?

时间:2016-05-24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经验

  考研结束了,每个人的感受都不同,有些人自我感觉可能还不错,有些人自我感觉可能很糟糕。作为一名跨考教育负责考研培训的老师,我想说的是,无论结果如何,回想自己的考研复习过程,一切无愧于心就好。但是,在考前给同学们上课与同学们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少考前复习中出现的问题,在此给大家分享一下,以便2017考生借鉴。

  1、早晨犯“起床困难症”

  有一名学生每次早晨上课都要迟到5分钟,如果是上一对一的培训课程,九点上课,上课老师已经到位,而该学生9点时才刚从床上爬起来,到教室上课已经9点半了。可能很多学生看到这种情况并不以为然,说晚上学习到很晚,早上晚起一点也不是不能接受。老师看到的却是该学生的自律能力较弱。第一,早上九点上课,八点需要起床、洗漱、吃早饭,这个时间对于一个成人来说是正常的起床时刻,要求并不过分;第二,如果该生习惯夜战的话,长期下来一是对身体不好,二是由于长期的学习习惯,上午的考试不能很好的正常发挥,得不偿失。考研是一个很辛苦需要长期奋战的过程,如果连早上起床这种小事情都不能靠自己的意志力解决的话,那考研这条路上遇到的其他难题可能更会打乱该生的复习节奏,导致考试不理想。

  解决方法:首先从心态上要认识到“迟到”这件事情一定是需要克服的,其次如果有同伴的话拜托同伴一定要在正常起床时间叫醒自己,如果没有同伴,给自己准备闹钟,把它放在远离自己手臂所能触及的范围。

  2、对考研期间将会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

  一开始决定要考研时很轻率,结果在复习过程中发现来自外界和内部之间的重重困难同时在压迫自己的神经,一时间压力过大,弄得身心俱疲。

  解决办法:考研期间压力大是很正常的事情,可以多多和考过研究生的师兄师姐交流,也可以和一起考研的同学结伴复习,还可以和老师沟通,避免一个人心里憋着。

  3、经常完不成制订的计划

  学生向老师反映的最多的就是题目太多了,根本做不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懒”。一般上课的学生老师都会给一个复习规划,告诉学生该阶段需要做到哪些事情,并且班主任老师也会督促学生一定要做哪些题目。但是很多学生都不能按时按量完成计划,学生的原因就是题目太多时间太短了,或者题目太难了不会做。但是同班级上课的总有些学生是能够按时按量完成任务的,另外老师布置学习任务的时候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时间,所以如果正常的话,大部分的学生是可以完成基本任务的,如果完不成基本任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平时懒散惯了,上自习的时候出现了“你只是看起来在学习而已”的事情,其实心早就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根本没放在学习上。有些学生会说老师我基础弱,里面有很多题都不会做,所以没完成任务。老师发现,说这些话的学生对每科老师都这么说。还是一个学习态度的问题,不会做题可以问老师,这并不是一个没完成任务的理由,需要摆正态度。

  解决办法:先具体看是什么原因导致完不成计划,是复习计划制定的太紧还是自己效率太低。学习时关掉手机和网络,集中注意力。

  4、不注重劳逸结合

  有些学生开始上课的时候非常勤奋,老师布置的任务通常能够超额完成,每天上课都早到,周末本该是休息的时间却待在教室里面苦学苦练。但是到后期就出现体力严重不支,每天的学习效率很低的情况。细问舍友发现,前期不仅周末不休息,每天晚上也是学习到两三点才睡觉,早上正常起床,根本不注意劳逸结合。考研毕竟是一个长期奋战的过程,这样严重失调的学习方式,一定会导致后劲不足的情况出现。

  解决办法:变成一个考研“苦行僧”一定不是明智之举。硬性规定每周的休息时间,以半天为宜,张弛有度,劳逸结合。

  5、缺乏一定要考上的决心与斗志

  一些学生到12月份模考阶段测试时,结果总是不尽人意,就有了退缩的念头。如果前期好好复习了,一定要坚持到最后。

  解决办法:努力了那么久,怎么能在最后时刻放松退缩?每天提醒自己,成败不过就是三个字的距离——不放弃。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